为迎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和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20日,一场以“2025科技创造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南京城东热闹开张。本次活动由我院和江苏省农学会主办,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和院成果转化处承办,江苏省绿色食品协会、南京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展示中心和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协办,汇聚多方力量,彰显现代农业魅力。
活动现场,来自南京多家中小学和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小记者等多批研学团,以及上万名市民共同参与。大家“沉浸式”体验农业科技创新之旅,畅游于趣味科普与绿色优质农产品之间,亲身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健康生活。这场融合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农科盛宴,不仅拉近了市民与农业科技的距离,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开幕式环节,院党委书记王克华、副书记黄俊、副院长孙洪武,省农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沈建新,副院长、挂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还红华,副院长王冉、陈新、李爱宏,党委委员苏国东,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马天抒,省农业农村厅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徐继东,8个省市农科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代表,省绿色食品协会及企业代表出席。黄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陈新主持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四五”农业科技成果》,推介了科普读物《了不起的种子》。现场嘉宾共同向小记者团代表赠送了该套读物。
本次活动让高精特新农业科技成果走进百姓生活,令科学知识零距离触碰市民,为大众的健康生活赋能。以一粒种子为起点,用“科技+成果”串联起农业科普、成果展示、产品展销等丰富多元的农业科技体验:现场特别设置了成果展示、农业科普和产品展销等多个区域,集结了来自全国9家省市农业(林)科学院的“王炸”科技成果,涵盖“苏农科”系列与省内绿色优质农产品企业的特色精品;更有软萌“明星”宠物返场吸睛、霸气农机现场“炫技”,堪称一场内容极为饱满的农科“盛宴”。
成果展示:触摸“科技好物”,感知多元魅力
百年梧桐,见证岁月流转;百年农科,演绎时代新声。“十四五”农科系统高精特新成果正如火如荼展出:来自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我院伊犁分院等多家省级农业科学院的高精尖技术和创新成果光彩夺目,引得市民们驻足点赞;院专业所和农区所的展陈摊位“有颜有料”:香味扑鼻的南粳系列米饭、形形色色的外来入侵生物标本展、散发自然清香的柠檬草香包、环境友好的系列新型肥料、方便快捷的农产品快速检测、肉质鲜嫩的风味烧鸡、软糯香甜的甘薯“周边”、迷你可口的西瓜、营养健康的大麦茶、四青作物和扬麦系列产品……每一件展品都是从实验室走向农业产业的生动实践。它们让高精尖的农业科技变得可观、可感、可触,让市民在体验“科技好物”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农科人“科技报国、为民造福”的初心情怀。
一旁的科普展板区也是“干货满满”的打卡点!这些展板用可视化的“语言”,破解了深奥的农科“密码”,将我院聚焦专业领域的深耕突破和立足区域特色的精准服务娓娓道来,让市民一眼看懂各科研团队的“拿手绝活”。
农业科普:人气打卡点圈粉无数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这座堪称“城东第一”的鲜活农业科普馆,如今成了超高人气的知识殿堂。丰富多元的展陈吸引市民纷至沓来,完成一次趣味十足的科普“补给”。在草莓资源圃,从栽培种到珍稀野生种应有尽有,这里不仅挖掘出大量优异种质,还成功育出‘宁玉’‘宁丰’等广受欢迎的优质品种;在蝴蝶馆,千平场地巧设多个功能区,景观层次丰富多变,精准复刻蝴蝶生态环境,蝴蝶翩飞,让人尽览其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在都市馆,一片金灿灿的水稻、多个藤蔓交织的葡萄树等印入眼帘,更有各类菌菇、蔬菜等种质资源吸引着市民和小朋友驻足观看;在杜鹃花馆,花色、姿态争奇斗艳,一条蜿蜒的石子小径通向深处,造型多样、颜色丰富的杜鹃花绽放着科研与产业魅力之光;在豆博馆,丰富的经济作物资源应有尽有,一旁传统的手磨豆盘、现榨豆油等体验,更是将人拉回记忆里的童年时光。
除此之外,市民还能在现代化智慧农业场景中享受一站式智慧寻梦奇妙之旅,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滴管、虫情监测实时预警、无人机巡田高效便捷、大闸蟹智慧养殖科技感十足、植物工厂四季丰收在望、升降补光模拟自然节律、农事作业车尽收眼底,更有能源智控系统全程护航,以绿色科技为笔,勾勒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图景。
在“基因银行”江苏省种质资源库内,室内大屏同步播放着科普视频,这里珍藏着超5万份的水稻、小麦、大豆等种质资源。专家手持实物,向观众讲述着“种质‘芯片’守护着国家粮食安全”的故事。从一粒看似普通的种子,到串联起育种、科研、生产的农科“盛宴”,种质资源正是背后不可或缺的核心纽带。它用独特的“遗传力量”,默默守护农业创新的根基,为国家粮食安全稳稳托底。
在智能装备区域,多种现代化农机农具与设施装备集中亮相——从深耕土地的耕作机械到精准播种的农具,从智能高效的收割设备到配套的设施器械,一应俱全。这些往常出现在广袤田野中的“大家伙”,此时变成了小朋友们触手可及的“大型科技玩具”。
萌宠互动体验:有趣体验定格最美瞬间
在动物板块,欢乐的萌宠“嘉年华”正在上演!返场宠物“明星”牛、羊、兔,形态各异的常见宠物和难得一见的珍奇“异宠”……不仅吸引了大批市民与小朋友前来参观打卡,更全方位推介了宠物产业的特色成果,在欢声笑语中定格与萌宠的美好瞬间。
手工制作区热闹不减,来自省农学会老师们正在为研学团小朋友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手工体验——蝴蝶画、花朵书签、豆豆五彩画,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动手创作着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农科大作”。
匠心农品产销:让“科技之花”结出“民生之果”
在产品产销区,年度“匠心农品·特色优选会”热闹非凡。展台上琳琅满目的优质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有独具特色“苏农科”系列产品集中亮相,还有与院专业所合作企业带来的科技农产品,更有来自江苏省绿色食品协会和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推荐的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齐聚一堂。
这些优质产品都带着“科技创造健康生活”的印记,是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它们将实验室中的育种突破、智慧栽培方案,转化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与安心;也是我院推动科技服务落地、让“科技之花”结出“民生之果”的生动写照。
科普月里庆丰收。“2025科技创造健康生活”公众开放日全景呈现了我院在绿色、优质、安全、健康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以开放之姿迎来集科普、体验、展销于一体的“丰收庆典”,逐步展开成一幅农业科技惠及民生的全景画卷。
让科研走出论文、走进生活,让科技成果装进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正是本次活动为丰收节写下的最佳注脚。
媒体链接:
[荔枝新闻 新闻360]赶一场“农科大集”:农业科技看得见尝得到
[中国县域经济报]看见种子 看见未来——科普读物《了不起的种子》正式亮相
[中国县域经济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让科技成果装进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扬子晚报网]“农科大集”热闹开张!舌尖上的科学知识圈粉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