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牵头主持的2025年度亚夫科技服务项目“苏南(吴江区)稻油轮作控量提能增汇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启动暨技术培训会在吴江区顺利举行。会议由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平望镇党委政府等单位协办。我院副院长陈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赵亚夫研究员,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天琦,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董明辉研究员等出席会议,我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吴江区属相关部门代表、项目团队核心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技骨干共60余人参加会议。
在项目启动会上,副院长陈新指出,该项目契合国家粮油安全战略、江苏农业绿色发展路径与亚夫科技服务体系深化方向,在集成示范、机制协同、服务创新等方面具备显著特色。希望项目团队持续强化目标导向、落实协同机制、注重宣传推广,打造苏南粮油绿色发展样板,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天琦表示,该项目的落地吴江,既是对地方农业基础与潜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农业绿色转型的精准赋能。吴江将以此为契机,在项目资金保障、组织协调、机制联动等方面全力推进,推动稻油绿色轮作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项目组技术实施负责人宋云生博士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系统汇报,涵盖项目背景、实施路径、任务分工、关键技术和经费预算等方面。他指出,项目将依托平望镇500亩核心示范区,围绕“良种+良法+良机”集成技术体系,构建控量提能增汇的稻油周年轮作范式,并通过“科研+推广+农户”三位一体机制,实现示范面积达1万亩以上,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转化、助力农业效益全面提升。
在技术培训环节,赵亚夫以《生物多样性农业入门——句容戴庄村案例说明》为题,结合实践经验,从农业系统的生态构建、农民组织模式和乡村产业机制等方面,深入阐释了生物多样性农业的理念与路径,为项目在绿色高效基础上拓展可持续发展新空间提供了重要启示。
会议现场,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吴江区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种质创新、科技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多层次深度合作,标志着“科技强农、院地融合”迈入新阶段。
会前,与会专家前往位于平望镇庙头村的项目核心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宋云生围绕“秸秆基质盘水稻育秧”“水稻炭基有机肥与化肥减量配施技术”“主导品种集中展示”三大重点板块进行了详细讲解,集中展示了绿色低碳、提质增效的水稻高效栽培新路径。其中,秸秆基质盘育秧技术通过资源循环、机械化适配和田间速效,为绿色育秧体系建设提供了样板;炭基有机肥的应用显著提升氮素利用效率与土壤健康水平;展示的10个优质粳稻品种如苏粳1180、南粳3908等,则凸显了品质优、抗性强、适配性广的综合优势。
本次会议聚焦绿色高效粮油轮作模式建设,集“现场观摩、方案解读、合作签约、技术培训”于一体,全面拉开项目实施序幕。
项目的顺利启动,标志着吴江区稻油绿色高效轮作迈出新步伐。下一阶段,项目团队将秉持“亚夫精神”,以“扎根田间、服务农民”的务实行动推动项目任务落地生根,在技术示范、机制创新和服务模式构建方面持续发力,为全省粮油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