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江苏省农科院植物保护所迎来河海大学乡村昆虫生态科普实践团的一行8名成员,她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走进这里,通过参观学习、专家交流、实践操作等丰富环节,开启一场特别的实践之旅。
活动中,植保所办公室副主任陈虞雯系统介绍了所内科研布局与成果。害虫生物防治创新团队的牛洪涛研究员、张志春副研究员,水稻病毒病防控创新团队的李晨羊博士与实践团成员展开深度访谈,结合实际案例详解农田昆虫多样性、天敌昆虫种类、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媒介昆虫导致的病毒病防治应用等科普内容,并针对技术原理、推广难点等问题进行细致解答,帮助学子们深化对农业害虫防治领域的专业认知。
实践环节中,水稻虫害防控创新团队的谭心阳博士带领实践团队走进养虫室,现场展示水稻常见害虫灰飞虱,围绕其生长周期、危害特征及监测防治要点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农业害虫的特性;在张志春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显微镜观察捕食螨形态,从躯体结构到生活习性获得细致认知。陈虞雯还带队前往桃园、稻田,结合田间实际环境,介绍害虫种类、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措施,将实验室理论与田间实践紧密结合,助力学子理解农业害虫防治的现实应用场景。
当日,双方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植保所副所长、党总支副书记樊磊出席仪式并寄语,他强调,实践是认知农业昆虫生态的重要途径,鼓励同学们常来交流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专业素养。此次活动是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植保所通过开放科研平台、共享实践资源等,为高校学子搭建农业科研实践平台,不仅让河海大学学子在农业科研一线深化了专业知识,更增强了其参与生态科普、服务乡村的责任感。下一步,植保所将持续发挥科研与实践优势,与高校加强联动,助力乡村生态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共同为乡村昆虫生态保护及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