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升项目申报能力和质量,11月18日,蔬菜所召开2026年度国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专题培训会,特邀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优青,师恺教授作题为《科学问题的凝练与表达》的专题讲座,全所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会学习,会议由所长赵统敏主持。
赵统敏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是衡量学科团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院所高度重视国自然基金申报工作,年申报量、立项数均实现双高。新一年度国自然基金申报工作已吹响冲锋号,他要求全体科技人员要应报尽报,各团队要全力支持科研人员申报基金项目,帮助找准研究方向,高质量推进本子撰写,所办要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做好相关组织工作。
师恺围绕基金项目申报全流程开展系统指导,明确科技人员在科研立项中的“做学问”和“做事情”的核心职责,也详细拆解了申报前期准备的关键步骤。针对申报书撰写的核心模块,她从科学问题的初步凝练出发,逐一讲解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基础、工作条件等部分的撰写逻辑、核心要点与注意事项,强调各环节需紧扣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与严谨性四大核心原则。结合多年评审经验,师教授从评审视角直击关键,明确了评审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创新价值、研究设计合理性、前期成果关联性等核心要素,为参会者提供了"评审视角下的申报攻略"。
在团队建设分享环节,师恺以团队负责人的身份,围绕“如何做好科研?” “如何带好团队?” “如何平衡工作生活?”三个方面,分享了跨学科协作、人才梯队培育、科研目标协同等团队管理实战经验。特别针对女性科学家群体,她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科研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平衡心得,鼓励女性科研工作者在坚守科研初心的同时,接纳多元角色,实现个人与职业的协同发展。
互动答疑环节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围绕申报中的具体困惑、团队协作难点、生活平衡实操等问题踊跃提问,师恺教授逐一细致回应,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翔实、实操性强,既厘清了基金申报的逻辑脉络,又解答了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难题,更增强了申报信心与科研动力。此次培训会的举办,为蔬菜所科研人员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对提升全所基金申报竞争力、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